叮咚钱包骗局崩盘!冻结资金1.2亿元银行账户3000多个!
发布时间:2019-11-18 18:49|来自:网络整理|发布者:手机POS网 叮咚钱包大崩盘!冻结资金1.2亿元银行账户3000多个!
厦门警方与2019年11月6日通报了,关于“叮咚钱包”平台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情况。
2019年11月6日,警方抓获“叮咚钱包”平台管理人员汪某兵、赵某洋、罗某宇、赵某琪、洪某惠、黄某芳、郭某、叶某莹等8人,当日对上述8人依法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通过对涉案资金的追踪调查,已核查涉案银行账户3000多个,甄别涉案资金并及时冻结。截至目前,思明警方累计追缴、冻结资金逾1.2亿元人民币;冻结2家公司共6.1亿股股票;查封涉案房产5套、车位1个。
据警方查明
叮咚钱包的主要股东为厦门富银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富银金融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案发后,如梦初醒的投资者们,纷纷走上了维权之路,成立了贴吧和不少维权群,总人数接近1400人。
近年来,打着“无本生利”、“分享经济”等幌子的非法金融活动时有发生,很多人在不懂投资,不追问平台是否合法,一心只想赚钱的心态下,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最终落入非法集资、传销犯罪的陷阱。
同时,厦门警方还发布了关于敦促退缴涉案资金的通告,敦促“叮咚钱包”平台借款企业及个人应主动还款,凡拒不还款或退缴赃款的,公安机关将依法严肃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揭秘:“骗局六大障眼法”
1、编造虚假项目
据统计,非法集资者大多通过注册合法公司或企业,编造各种虚假项目或订立陷阱合同,以签订合同、投资理财、投资入股等名义,将人骗入泥潭。
2、谎称创业创新
在近年破获的非法集资犯罪案件中,很多都是打着响应国家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扶贫互助等旗号,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政策的幌子,吸引投资人的骗术,让人防不胜防。
曾经名噪一时的高科技项目“巴铁一号”,号称是中国自行设计研制、全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空中巴士。可是,“巴铁一号”试验车刚刚问世,即遭到质疑。然而,这样一个矛盾百出的项目,却在一家名为华赢凯来的P2P理财公司的运作下,成为非法集资的有效手段。
3、承诺高额回报
暴利诱惑,是所有非法集资者欺骗公众的不二法门。为了吸引公众,非法集资者在集资初期往往会“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有些回报率甚至高达数十、上百倍。
4、虚假宣传造势
利用网站、博客、论坛等新媒体平台和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聘请明星代言或制造伪名人效应传播虚假信息,也是迷惑公众视线的一种常用手段。
5、藏身虚拟空间
借助虚拟网络,将“去中心化”“开放源代码”等时髦概念作为投资的“噱头”,通过编造故事、设计模式等手段来吸引投资者的眼球。
6、利用亲情诱惑
实际案例中,大部分非法集资的投资人都是在亲友的劝说下参与的,尤其是中老年投资人。非法集资者一般通过收取保证金、约定到期返还保证金,并提供免费入住养老基地服务或给予养老补贴的方式,非法集资。
重要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以网络信息转载投稿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本站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