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新规:非法聚合支付要凉凉!
发布时间:2019-6-28 16:29|来自:网络整理|发布者:手机POS网 无论使用微信、支付宝还是百度钱包、京东钱包等,只需扫描同一个二维码便可实现付款,这种运用集成技术为商户提供一点接入的综合支付解决方案,即为聚合支付,也被业内称为"第四方支付",其为用户收付款提供了便利。
伴随聚合支付的广泛应用,消费者被盗刷、非法平台涉嫌洗钱等不时被曝出。业内专家表示,虽然监管层在聚合支付发展之初就已发布了相关的监管条文和自律规范,但随着行业向纵深发展,聚合支付监管体系亟待完善。《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相关部门正在推动聚合支付新的管理办法的制定,以明确行业准入等。与此同时,业内人士也呼吁,聚合支付服务商业务外包需进一步规范,对于违规开展聚合支付机构的整治办法也需进一步细化。
发展迅速 资本竞相入局
聚合支付发展迎来高峰。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与聚合支付相关的投资超过10笔,金额超过20亿元。阿里、京东等巨头也加速入场。与此同时,聚合支付服务模式向纵深发展,衍生出更多增值服务。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聚合支付起步于2014年,爆发于2017年,由于两大巨头"互不兼容",这一能够聚合所有支付通道的模式逐渐被商家和消费者广为接受。聚合支付位于支付行为的入口处,在拓展商户时,各大支付机构都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补贴和激励,因此发展势头不断加速。2017年,随着银联与银行在移动支付的纷纷入局,聚合支付变得更为重要,并催生了又一次波峰。
"相较于其他的支付方式,聚合支付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兼容性和流量特征。兼容性在于其理论上可以融合所有的支付方式于同一入口,消费者在扫码后可以选择任何一种支付方式。其流量特征在于,聚合支付是消费者进行支付时的第一入口,任何支付行为都要经过这一入口,这就天然给聚合支付机构带去了流量。"黄大智说。
值得注意的是,聚合支付正吸引巨头加速布局。日前,京东数科收购了聚合支付服务商哆啦宝。哆啦宝官网显示,哆啦宝是京东、微信、支付宝以及银联云闪付的核心服务商,2016年服务商家数达10万家,2017年日交易突破200万笔。在被京东数科收购前,哆啦宝已经完成数轮融资,累计超过6000万元。此前,阿里巴巴也投资了收钱吧。
与此同时,聚合支付持续渗透,服务模式也向纵深发展。网贷之家研究院院长张叶霞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聚合支付已经在支付工具的基础上衍生出更多层次服务,向综合服务商转变,比如交易服务返佣、理财等增值服务,广告投放等定向服务。
违规操作 非法平台搅局
记者注意到,近日,公安部公布一批全国公安机关"净网2019"专项行动典型案例。其中,福建警方破获一起利用非法"第四方支付"平台帮助境外赌博网站进行"洗钱"案。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一些非法的"第四方支付平台是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团伙套取、漂白非法资金的所谓‘绿色通道’,社会危害严重"。此前,重庆警方还破获一起在超市收银处专门盗刷微信资金案件。作案者利用某聚合支付APP,在顾客背后通过手机扫描付款码,输入收款金额,每次可盗刷数百元资金。
专家表示,洗钱、盗刷等现象,反映了聚合支付业务的不规范。一方面,当前聚合支付企业本身并不需要牌照,给一些聚合支付服务商违规开展业务埋下了风险隐患。"比如部分聚合技术服务商无证从事支付结算业务,部分服务商违规截留商户结算资金等,还有一些服务商违规采集、留存商户信息,甚至泄露商户身份、账户等。"张叶霞说。
据业内人士透露,按照规定,聚合支付只能进行资金的"转手",而不能从事商户资质审查以及资金结算等业务,不过当前一些第三方支付机构将审核权限等违规外包给聚合支付平台,由于聚合支付平台不具备审查权限和能力,因此导致了"二清"等风险爆发的可能性。
重要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以网络信息转载投稿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本站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